恩平城市面貌日新月異。
恩平工業園成功擴園。
恩平市新圖書館投入使用,提升群眾幸福感。 梁曉敏 攝
省青少年男子籃球聯賽在恩平舉行。
恩平市錦江水庫及其周邊優質的生態環境。 恩平市委宣傳部供圖
9月26日至28日,恩平市舉辦首屆鄉賢助力高質量發展大會,進一步匯集鄉賢力量、凝聚鄉賢智慧、激發鄉賢活力,為再造一個現代化新恩平匯聚最大合力,攜手共進,逐夢未來。
近年來,在恩平市委、市政府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,恩平招商引資、工業投資等多項指標排在江門前列,交出了爭先進位、趕超跨越的優異答卷。這些輝煌成就的取得離不開恩平市委、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,也離不開廣大鄉賢的鼎力支持、真誠奉獻。
滾滾錦江,貫通了恩州古邑的過去和未來;悠悠鰲峰,見證著恩平新城的蝶變與發展。在40多萬家鄉人民和60多萬外出鄉賢的共同努力下,站在新的發展起點的恩平,將堅持“揚長補短強基、守正高標發展”工作思路,全力推進“四項工作”“五城共建”“六個百億”,感恩奮進,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。
文/圖 譚錦波 胡偉杰 周曉營 陳雄山(署名除外)
A 灣區熱土 投資寶地
今日之恩平,正錨定“十四五”期末GDP突破300億元的目標,立追趕之志、鼓奮進之氣、創發展之業,全力打造“珠西智造之城”,多項經濟指標實現爭先進位。
跑出經濟發展“加速度”。2022年,恩平市招商項目數量完成率、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速、出口增速、工業投資增速等8項指標排名江門第一,獲評廣東省工業穩增長優秀等次。2023年上半年,恩平市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全部實現正增長,地區生產總值增速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均排名江門第一,工業投資增速、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速均排名江門第二。2023年,恩平僅花半年時間完成全年招商任務,成功引進超億元項目33個、計劃投資額96.1億元,引進超億元項目數量完成率、項目投資額完成率均排名江門第一。
堅持“制造業當家”,產業基礎優勢不斷提升。國家41個工業大類中,恩平市規上工業大類有24個,規下工業大類有34個。今年,恩平工業園成功擴園至2066.67公頃(3.1萬畝),是原有面積的2.3倍,形成“一園四區”發展格局,“傳統產業開新花,新興產業長強枝”的態勢正在形成。恩平工業園引進的61家智能裝備制造企業中,有37家國家高新企業,平均投資強度為每畝600萬元,工業總產值由2019年的3000萬元提高至2022年的20.6億元,成為珠西冉冉升起的園區“新星”,新材料、電聲器材、陶瓷建材、紡織服裝等支柱產業體系逐步完善。
營商環境不斷優化。恩平建立“1號到N號服務員”、“恩為您”媽媽式服務品牌,以隨叫隨到、服務周到、說到做到的“媽媽式”服務,持續營造政策最優、成本最低、服務最好、辦事最快的營商環境,出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,全力落實“親商十條”“制造業18條”,投資洼地效應日益凸顯,企業活力不斷釋放。
成功打造了多個“恩平經驗”“恩平樣本”,在國家、省、江門推介推廣。其中,盤活低效產業用地269.67公頃(4045畝),進一步拓展產業發展空間,在江門會議上作經驗介紹;建立“一庫一貸一中心N轉化”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機制,列入省的試點縣和省“百千萬工程”精選案例,在江門推廣經驗;成為2022年省唯一獲評“中國天然氧吧”的地區,獲邀在浙江舉行的第四屆天然氧吧產業發展大會介紹經驗。
B 灣區花園 綠美之城
今日之恩平,堅持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,打造讓聞者向往、來者依戀、居者自豪的灣區花園、綠美之城。
恩平市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之路,久久為功,持續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,形成了具有恩平特色的生態文明建設模式,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。恩平擁有大灣區唯一的原始次生林七星坑原始森林,森林覆蓋率、空氣優良指標等均在大灣區城市中排名前列,目前,有全國最美森林小鎮3個、省森林城鎮5個、省級森林公園2個,全市森林覆蓋率54.07%,平均植被覆蓋度73.7%。錦江水庫水質長年優于國家I類地表水飲用標準。今年1-6月,恩平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9.4%,在江門各縣(市、區)排名第一。
以優質生態資源為依托,恩平積極拓寬、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,成立全省首個生態產品交易中心,全面構建“一庫、一貸、一中心、N種轉化”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體系,引導8家本地金融機構整合推出總授信235億元的“綠色金融貸款”。被列入省發展和改革委第一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縣(市、區),“資源—資產—資本”轉化案例被列為省首批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。
恩平堅持把“百千萬工程”作為“一把手工程”,穩步推進“1145強鎮工程”,成功創建省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,強村富民“共富模式”在江門作經驗推廣,推動強縣促鎮帶村全面起勢。
大力發展鄉村產業,做好“土特產”文章。恩平在龍頭培育、品牌打造、園區建設、產品供銷等方面下功夫,連年糧食保產增收,鄉村振興穩步推進。打造“恩情大地”手信特產IP,拓寬瀨粉、裹粽、金山芋粉等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。充分發揮恩平好山好水孕育的優質農業資源優勢,以“不出恩平做出一桌菜”為目標,加快深圳科技園灣西國際食品谷等重點項目建設,推動農業產業“接二連三”。
“錦江百里畫廊”“醉氧溫泉·農旅畫廊”示范帶建設不斷加快。恩平大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,打造“十鎮百村‘強富美’”示范樣本,深入開展“赤膊房”美化改造行動,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品質,讓鄉村面子更美、底子更厚、里子更好。
C 灣區僑鄉 活力繽紛
今日之恩平,堅持激活“改革、開放、創新”三大動力,城市魅力與日俱增。
恩平市是全國著名僑鄉,總人口50多萬人,有港澳臺同胞和海外華僑50多萬人。2020年10月27日,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正式落戶恩平,翻開了恩平對外開放合作交流的新篇章。
委內瑞拉是南美洲最大的華人聚居地之一,目前,委內瑞拉各地的華僑華人約有20萬人,其中80%以上是恩平人。兩地人民交往甚密,情誼深重。今年7月26日至8月3日,恩平市友好訪問團出訪委內瑞拉、多米尼加。其間,恩平市與委內瑞拉伊利巴倫市簽訂友好城市關系備忘錄,雙方將積極開展經貿、文化、教育、農業、城市治理等各領域的交流合作。
2022年3月,恩平與多米尼加圣弗朗西斯科德馬科里斯市(下稱“圣市”)簽訂建立友好城市關系備忘錄;今年7月,圣市市長吳樹橋率領市政府訪問團到訪恩平,開展為期4天的訪問。兩市經貿交往不斷加強,人文交流日益密切,不斷書寫友好交往新佳話。
通過與多米尼加圣市、委內瑞拉伊市深度共建國際友好城市,恩平“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”名片不斷擦亮,城市對外開放質量不斷提高。
恩平還成功創建“中國避寒宜居地”“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”,不斷推動旅游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。重點打造“溫泉文化游”“田園文化游”“紅色文化游”“馮如文化游”“華僑文化游”等“五種文化游”,激活城市文脈,讓“詩和風景”觸手可及,讓“溫泉之鄉”美名遠揚。
恩平將體育IP作為發展“新引擎”,全力打造“僑鄉活力之城”,今年以來,已成功舉辦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自行車挑戰賽等11項品牌賽事和“村BA”等接地氣的地方賽事,文體賽事繽紛多彩、活力紛呈,帶旺了旅游和消費。
D 灣區樂土 安家立業
今日之恩平,堅持“以人民為中心”,群眾的安全感、幸福感、獲得感不斷增強,全力打造“平安幸福之城”。
在廣大鄉賢的關注和支持下,“十四五”期間,恩平市計劃建設教育項目25個,總投資超35億元,是“十三五”期間的7倍。目前,恩平市實驗小學、實驗幼兒園等17個高質量教育項目已建成投用,增加優質學位超萬個。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加快推進,教育質量穩步提高。
醫療衛生提質發展。恩平成功引入醫學博士唐兆前等多名精英人才,恩平市婦幼保健院新院成功創建二甲醫院,珠西中西醫結合醫院建成投用。
基礎設施不斷完善,發展大道、飛馬大橋、西門大橋相繼建成通車,通建制村道路“單改雙”全部完成。恩平新圖書館、博物館投入使用,恩平市體育公園建設加快。老舊小區片區改造工程深入推進,8000多戶群眾的老房換新顏。恩平市沙湖鎮、良西鎮成功創建江門市美麗圩鎮示范鎮。
社會治安環境持續向好。恩平市“平安三率”測評連續兩年在江門排名第一,平安江門建設考評獲優秀等次,獲評“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”。牛江鎮昌梅村被評為第九批“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區)”。
雄關漫道真如鐵,而今邁步從頭越。今日之恩平,正以“再造一個現代化新恩平”的闖勁、“一張藍圖干到底”的干勁、“不待揚鞭自奮蹄”的拼勁,全力推動“百千萬工程”實施,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恩平新篇章。
同飲錦江水,就是一家人。恩平高質量發展需要更多的外出鄉賢齊心協力,與家鄉50萬的父老鄉親同奮斗、創精彩、贏未來。
夢回百年,為國強,一飛沖天震寰宇!
撫今追昔,夢猶在,灣區展翅向未來!